立即下载
为霞尚满天——华容县健康有为老人先进事迹:易湘开,专注研究大口鲇养殖
2024-10-11 22:25:32 字号:

为霞尚满天——华容县健康有为老人先进事迹:易湘开,专注研究大口鲇养殖

华容县老干局、县老年保健协会今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评选"健康有为老人″活动,倡导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等健康养老风尚。通过评选,一批"退休未褪色,初心永不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健康有为老人典型事迹受到推崇。

华容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杨雅淇 郭泉志)在东山镇洞庭大口鲇良种繁育场,有一位78岁的退休干部退而不休令人称道,他就是水产高级工程师、专注研究大口鲇养殖的易湘开

“一个产业一条路,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致富增收。”78岁的易湘开提到水产业的发展历程,记忆犹新。

03.png

1972年,26岁的易湘开初次接触水产养殖业,从了解水生动植物的养殖、观察养殖环境的水质水温情况、到后期鱼类的捕捞与加工,总有或多或少的难题在等待攻破。针对大口鲶的人工繁殖问题,通过20年的长期研究探索,1993年,易湘开迎来了职业生涯高峰期,在国内率先突破了长江水系洞庭大口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技术的难题,这一难题的攻破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从此,大口鲶在易湘开的手中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华丽转身,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生产模式迅速铺开。他的足迹遍布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80多万养殖户因他而受益,大口鲶成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成为了养殖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01.png

02.png

在东山镇洞庭大口鲇良种繁育场的办公室里,60个精致的标本瓶按时间顺序排列,每个标本展示鲈鱼苗在这一天的成长状况,60个小瓶子生动呈现了鲈鱼从稚嫩鱼苗到成熟个体的成长历程。

五十年来,易湘开始终坚守在科普一线,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刻苦钻研鱼类繁育技术和推广水产养繁育技术上,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东山镇的400多亩山塘水库变成了鱼苗繁育的摇篮,并成功推广水产养殖3万多亩,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他的努力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全镇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福音,他也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获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如今,退休后的易湘开退而不休,每当晨曦初露,他都穿梭于池塘间,观察水质、调整饲料,用一双慧眼和一颗匠心,培育出一批批健壮的鱼苗。“当下养殖鲈鱼、麦穗鱼等极具发展潜力,未来可以挖掘和发现更多优质的水产品养殖。” 提及未来,易湘开从未停止探索,对水产业未来发展也具有深刻洞察力,他表示,未来的优质水产品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易湘开

一审:周 颖

何英婷

二审:王丽梅

三审:王 科

【声明: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容手机台, 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来源:华容手机台

作者:杨雅淇 郭泉志

编辑:何英婷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华容手机台,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